两年前
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入驻云阳
两年后
他们带着依依不舍离开“家乡”
回首一幕幕驻村往事
回望一段段奋斗历程
难舍别离情
不忘帮扶恩
讲不出再见
唯有
致敬 祝福!
立足实际 下足功夫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市社科联派驻清水土家族乡
工作队队员邹文华
邹文华,市社科联派驻清水土家族乡工作队队员。驻乡两年来,认真落实驻乡帮扶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清水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女娃能吃苦”,两年时间群众对这位“90”后女孩刮目相看。
走遍全乡14个村,走访脱贫户和监测户百余次,插秧助农、公益募捐、专题调研,白天,邹文华是驻乡队员眼中不怕苦不喊累的“女汉子”,夜晚,邹文华是学理论、精业务,乐于接受新知识,主动向群众请教的“小学生”。
“立足实际,下足功夫,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邹文华这样要求自己。参与产业基地规划调研、建设选址、技术指导全过程,指导推动竹台村、火埠村发展淫羊藿种植200余亩、指导竹台村发展核桃种植100亩、争取市社科联为龙洞村产业发展投入项目经费20万元,邹文华将功夫下在平时,有效推动全乡特色产业项目实施。
探寻本地神话传说、古迹遗址,科普古树、古建筑保护知识,从“薅草锣鼓”《竹台孝歌》《抬工号子》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到刘孟伉故居保护修复、庙塆村委会墙绘设计等文化项目的策划,再到文旅融合发展市级重点课题研究,邹文华立足清水土家族乡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发展之路。
两年来,邹文华还积极争取人居环境项目投资700万元,解决1100余名学生冬季校服问题,助农销售粮油米面、腊肉、土特产等15余万元……一串串数据背后,是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倾情帮扶的结果,也是推动清水乡乡村振兴建设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实践。
扎根基层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派驻清水
土家族乡建兴村第一书记朱和宇
2021年5月,清水土家族乡建兴村来了名驻村第一书记,满脸笑容、声音洪亮,边框眼镜显得沉着干练,这是群众对朱和宇的第一印象。
两年过去,全村完成60余户人居环境整治,科学发展葡萄园6.7公顷、李子13.3公顷、柑橘46.7公顷,坡改梯综合治理良田100亩、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超90%……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驻村队员们的共同努力落地见效,朱和宇心里格外踏实。
群众印象中的他总是笑意盈盈,如何与当地干部相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履行好驻村第一书记职责,他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办法。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朱和宇走村入户,摸底跟踪,问收入、谋出路,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巡山护林、抢险救灾、防汛抗旱等工作,推动全乡统筹供水工程建设,用实际行动确保没有一户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掉队。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朱和宇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美丽乡村建设愿景变成获得感满满的人间现实。
“坚持党建引领,两年来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超3000万元,大部分项目已建设完成并取得成效。”笑容在朱和宇脸上舒展,“单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就改善了建兴村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状况,并带动了群众务工增收50万元以上。”
除此以外,在朱和宇激动地介绍,村里吸引了两个蔬菜种植业主落户,每年将为村集体分红约5万元,带动群众务工增收约20万元。供水工程提档升级项目建成后,自来水将覆盖包括建兴全村在内的85%以上清水乡群众,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下的供水保障能力,彻底消除供水安全隐患。
牢记初心 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使命担当
——重庆交通大学派驻栖霞镇吉平村
第一书记罗丙军
两年坚守,强化村级党组织、壮大村集体产业、提升村级治理水平……栖霞镇吉平村驻村第一书记罗丙军说,“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定能久久为功。”
乡村要振兴,后继要有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罗丙军到村发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吉平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占比60%,且其思政课和德育课程时常处于缺位状态。
了解情况后,罗丙军第一时间向重庆市乡村振兴局申请政策资金支持、向重庆交通大学和有关单位申请技术支持与课程保障,为栖霞小学引进了20万元“乡村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AI互动空间试点项目”,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邃的精神内涵融入乡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相关经验在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推广。
“吉平村有好产业,但没有好的市场、好的机制。”这是罗丙军实地调研后发现的第二大问题。
“几十年了,吉平产业发展定型了。”“吉平没资源,发展不起来。”……起初,村支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对产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但罗丙军坚信开拓市场、打通销售渠道是激发吉平村产业活力的关键因素。
几经摸索,罗丙军利用重庆交通大学平台资源,整合对接校师生农产品需求,建立“重庆交通大学—云阳县”农产品直采模式,两年来,累计采购云阳县农特产品150万元以上。
壮大村集体经济,罗丙军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大户+农户”等发展模式,壮大油菜基地1500亩,新建农旅结合果品采摘观光基地500亩,建设标准化养猪场15个、年出栏1.1万头。2022年,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分红达20万元。
云阳党建网:mp.weixin.qq.com/s?__biz=MzU2NDc5NjI5OA==&tempkey=MTIyMF9wdWlPbEJSd24zSmhmSEVGdmRDQnRyR05GMXo1T0dfOFE5MVc2SXVOM3NabHNuOXBMbDNHQ